6月26日,汕头市民政局召开“6·30”助力乡村振兴社会组织动员大会。会议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策部署,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市民政局副局长郑泳麒作“6·30”助力乡村振兴社会组织动员部署,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培辉介绍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情况,会议现场还宣读《汕头市社会组织参与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倡议书》。各区县民政局负责同志和市级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党组织80家代表参加动员大会。我会秘书处林冬燕秘书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强调,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也是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之年。全市各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履行社会组织社会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广泛开展“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为“6·30”助力乡村振兴捐款捐物,为汕头市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会议指出,全市社会组织要在融合发展中,发挥自身行业触及广泛的特点和优势,着眼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百千万工程”,从资金投入、政策解读、市场挖掘、营销宣传、技能培训、技术支持和法律服务等多个方面着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升级,实现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整体同步高质量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共同富裕的崇高事业。全市社会组织及其会员企业要通过“6·30”活动等不同形式投身公益事业,为各类慈善项目慷慨解囊、捐资出力,带动形成乐善好施、守望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我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要求,全市民政部门要在宣传引导上更走心,要在方式创新上更精心,要在慈善为民上更用心,确保募集的资金用于社会民生公益事业。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要结合“百千万工程”注重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有效方式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是要围绕社会组织“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积极参与,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绿美生态建设,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摘录社会组织管理科)
附:汕头市社会组织参与2025年“6·30”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倡议书
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组织实干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广阔舞台。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市“百千万工程”,特向全市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发出参与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倡议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广泛动员全市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宣传、深入动员所属所及的社会力量认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伟大意义,并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绿美汕头生态建设,开创全社会参与“6·30”的新局面。
二、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全市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要结合《“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激活乡村治理力量、积极助力乡村绿化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社会组织资源平台作用,主动对接村(居),把社会组织的资源、技术、人才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参与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社会组织党组织可与社区(村)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为基层工作注入新活力,新思路。
三、热心公益慈善、踊跃参与汕头是一座慈善文化浓厚的城市,公益力量更让这座城市增添温暖,汕头市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助力,在此我们呼吁,全市社会组织及党组织要积极引导所属、所及社会公益慈善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倾斜,聚焦困难群众所需,围绕困境人群,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家庭帮扶、助医助教、就业帮扶等,以实际行动参与公益慈善工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需要我们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让我们社政同心、共筑支持网络,构筑坚实爱心堡垒。
汕头市民政局
汕头市社会组织党委
2025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