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季, 潮汕地区民间有的人喜欢利用中药材或动物来泡药酒,认为秋冬季喝药酒具有滋补的功效;记者走访市场也发现,有不少自诩能防病保健的药酒在肉菜市场、中医诊所或私人药店出售。近日,记者还在珠合市场等地看到有来自福建的山民叫卖用尼龙袋装着的马蜂窝,称用这些野生马蜂泡药酒能治风湿病、关节炎。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酒既有药物的成分,又有酒精的作用,是否什么人都可以随意泡药酒喝?药酒有什么副作用?自制药酒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许友明主任医师。
“认识药酒,是正确使用药酒的前提。“许主任表示,如果希望把药酒作为一种自己调理身体的手段,那么自制药酒需“对症下药”,应避免随意调配药酒,盲目饮用。根据酒的功效特点,药酒更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诸证,最善偏于阴寒证、虚损证和日久难愈的慢性疾病。
“服用药酒不可盲目,一般身体没有不适的证候不宜随意服用。”许主任说,自制药酒是有讲究的:有毒性的药物不宜入酒,因为毒性会借酒势加剧;服用补益类药酒忌葱、蒜等;服用有一定毒性药物浸泡的药酒,忌生冷、酸味食物;服用调理脾胃的药酒,忌食油腻、腥臭、生冷食物。浸泡药物的酒一般选用白酒或黄酒。白酒一般要求度数稍高些,目的是将药力浸出,服用时更易行散而且某些药物,特别是全蝎、海马等动物类药物,需要一定酒精浓度才能长期不变质。黄酒度数一般不高,用于药酒主要是取其性之温与势之柔。
“新闻曾报道过四川有人喝了用蛇、人参等泡制了五六年的药酒后昏迷,送医院后发现已经导致肾衰竭。”许主任分析说,很多人饮用自泡药酒是希望能进补。但由于白酒本身的质量、草药搭配成分、泡制时间以及操作方式的不科学等原因,弄不好药酒就会泡出“毒”来。很多人以为药酒泡得越久就越好,这是个误解。(汕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