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宁堂二舍诊所

赵之东在北京接受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表彰

赵家三代在为患者诊治

保宁堂二舍多年来获殊荣无数

赵介山悉心传授赵少山医技
在百载商埠汕头的商业发展历程中,诞生了许多“老字号”。当时小公园一带商业繁荣,一大批名头响当当的商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然而,不少老字号历经世事变迁,或商号更迭,或陷入低谷,有的已经消亡。经过岁月沉淀而最终很好地传承下来的“老字号”,普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形成良好的声誉。在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字号中,就有始创于民国初年(1918年)的老字号“保宁堂二舍”。
近日,汕头市保宁堂二舍药行第三代传人赵之东执业中医师带着记者,来到位于老市区安平路147号的“保宁堂”药行创始地实地参观。记者看到,这座四层高的骑楼经过百年岁月的侵蚀,已失去昔日的风采,墙体斑驳,随处可见脱落的墙灰;只有骑楼外窗棂处那精雕细琢的欧式花卉图案浮雕显得考究而典雅,让人隐约窥见当年的繁华。
记者又来到位于海乾内街5号的保宁堂二舍诊所,赵之东介绍,诊所店面是他祖父上世纪50年代初由政府分配的。尽管如今赵家已在新区重新添置了地方作为药行,但这个诊所还是一直保留着,就是为了方便小公园一带的街坊以及潮阳、潮南、濠江一带的群众看病。在诊所左侧,“孤寡老人及孤儿可凭证免费治疗”的温馨提示特别显眼,赵之东说,这是他们对“悬壶济世,乐施好善”祖训的具体实施。
保宁堂中药秘方声誉极盛
据赵之东介绍,保宁堂药行由其祖父赵介山创立,赵介山是汕头潮阳县水门城人(现汕头市潮阳区棉城万福桥渡口),1918年赵介山全家迁移至汕头埠谋生,在汕头安平路147号创办铺号为“保宁堂”的药行,售卖中草药及凉茶。
赵介山自幼钟情歧黄之道,在家乡时有幸得到前辈的指点,熟知各类中草药功效,悉心研习各类中草药偏方,医技大为提高。1950年,赵介山成为汕头市中医师协会第一批核准确认的中医师。其后一直从事中医门诊,并辅以经营药材。赵介山秉承“悬壶济世、乐施好善”的祖训,谨记诚实经营、医德高尚、童叟无欺的医者之道,凭前辈积累的民间偏方以及自已的心得,特别擅长妇儿中医内科与跌打伤科,并独创祖传民间秘方,其精湛的医技以及良好的医德,深得贫苦百姓的好评。赵之东告诉记者,至今祖父独创的这些珍贵的秘方以及数本医书还珍藏在赵家,成为“传家宝”。
赵之东回忆,保宁堂药行在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与老市区小公园一带的“寿生”、“圆生”中药材铺齐名,以前住在老市区的80多岁以上的老人,即便到现在,只要一谈起保宁堂医生,大多会记得,足可见保宁堂老字号的名气家喻户晓。
1950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保宁堂药行被并入汕头市中药材总店,“股本作价为8592.2元,以参股的形式享受股东权利,至今仍保留有股权证明、分红账本的实物。”赵之东告诉记者,药行原址楼下被收归国有,产权归属国营药店所有,经营至今,三四楼产权则为赵氏家族所有。其间,赵介山先生被编入市安平人民医院任职中医师,至此保宁堂药行宣告歇业。1950年后,赵介山在海乾内街5号再添置了住所并在家中接诊谋生。
声誉再起问诊者应接不暇
上世纪50年代,赵介山先生将家传偏方以及自已多年问诊的经验,结合医案进行整理,结集成册,亲创了独特的祖传秘方。60年代末期,因年事渐高,赵介山将祖业及其独创的秘方、医书等传授给其二子赵少山中医师。
赵之东介绍,保宁堂第二代传人,也即他的父亲赵少山人称“二舍”,自幼随父门诊,有空就在店铺里,帮病人取中药、青草药,熟悉每味中草药的特性与功效,对家藏的医学书籍爱不释手,自学了各类中医知识。他常年跟随父亲门诊与出诊,在父辈的指点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技得以提高。在此期间,由于历史原因,保宁堂药行没法恢复经营,赵少山空有一技之长,却无用武之地。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赵少山开始在海乾内街5号的家中接诊,帮助朋友或亲戚看病,并逐步经营起少量的青草、中药材,开始保宁堂字号的运作与经营,在小公园一带的居民中声誉再起,问诊者应接不暇。
以医养药将老字号发扬光大
时间来到了1983年,因为汕头埠少数解放前的行铺(如戏布袋凉茶、时珍药行等)开始恢复字号,注册经营,赵少山审时度势,将祖业授予其子赵之东执业中医师。第三代传人赵之东执业中医师继承祖传秘方,并将其发扬光大。“老店新开张”,1984年,赵之东在汕头海乾内街5号正式以“保宁堂二舍”药行注册登记工商执照,恢复老字号的经营。
为什么注册为“保宁堂二舍”?赵之东笑着告诉记者,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呢。因办理注册时发现“保宁”字号已被抢注,赵之东想,祖父和父亲均是排行第二,潮汕旧时称少爷为“阿舍”,因而他决定在保宁堂后面加上“二舍”二字,最终才注册成功。
赵之东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学院,1986年,他成立保宁堂二舍赵之东中医内科诊所,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专攻妇儿内科,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小儿常见病,形成自己独特的医术,广受信赖。赵之东说,能够将“悬壶济世,乐施好善”的祖训加以发扬,是莫大的幸运。赵之东于2015年被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华老字号传承优秀掌门人”称号。
在经营中,赵之东秉承“以医养药”的祖训,销售传统中医药材、成药以及各种凉茶汤剂,以其货真价实、简便快捷、功效明显的经营方式,使产品再次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将老字号保宁堂二舍药行发扬光大。
“旧瓶装新药”在传承中创新
赵之东的儿子赵广博是保宁堂的第四代传人,这位80后帅哥毕业于济南协和医院临床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为将祖辈开创的老字号传承发展下去,他放弃在医院工作的机会,协助父亲挑起传承创新保宁堂的担子。
作为老字号的药行,面对市场的变化,赵家父子根据产品及经营策略的需要,于1986年注册“保宁堂二舍”商标,1989年再次取得国际分类第五类、第30、32类“保宁堂二舍”和“保儿二舍”商标,以老字号品牌为主打产品,拓展市场,努力开发粤东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已形成以粤东五市为基础的销售网络。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赵之东于1994年成立了“汕头市保宁堂二舍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并利用祖传秘方及各类偏方,结合消费者新的需求,特别针对凉茶这个传统而新兴的市场,开拓了“保宁堂二舍”品牌的凉茶等各种冲剂系列产品,逐步形成了以遵古遗传秘方泡制的“保宁二舍”开胃凉茶、“保儿二舍”清解凉茶两大拳头产品,此外还有康儿牛奶凉茶、鱼腥草凉茶及保宁清燥凉茶、罗汉果凉茶等。
近年来,保宁堂产品获殊荣无数:凉茶冲剂在2007年获得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的凉茶秘方及专用术语企业称号;“保宁堂二舍”品牌于2008年获得了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颁发的“改革开放30年凉茶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2010年、2011年产品分别荣获“广东岭南特色食品”的称号;2013年被广东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评定为首批“广东老字号”;近日,由广东老字号推选,保儿二舍清解凉茶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单位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经资格审查,网络投票,专家们严格答辩,获2016年度中华老字号“百年功勋”企业称号和2016年度“中华老字号优秀创新作品”称号;近期,保儿二舍清解凉茶被评为“广东手信”。
仁心仁术抢救无数患者
“医者父母心”。作为医生,赵之东秉承“悬壶济世,佛心仙手”的祖训,尽心尽力抢救了无数患者。就在半年前,一名二、三岁的高热小儿求诊时突发惊厥,痰堵在他的嘴里阻塞了气管,情况十分危急,发现情况后,正在为其他病人把脉的赵医师顾不上穿鞋,奔到小孩跟前,二话不说,口对口为小孩吸出了痰,使小孩转危为安。
2006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在一次由广州开往汕头的列车上,赵之东听广播在寻找医生,他当即找到了求救者,原来是一名60多岁的妇女突发脑溢血已经昏迷,怎么办?赵医生与乘务人员协商后,利用列车在惠州站停站十分钟的时间,赵医生与病人的丈夫一人一头抬着老妇跑下列车,跑过了好几段铁路线,将患者送到了最近的医院,妇人的丈夫感激不尽,拿出一叠钱要塞给赵医生,并要问赵医生的姓名,赵医生只告诉他,“我姓赵,是医生”,然后离开了医院。当时已是半夜一点多,这时赵医生才发现,由于只顾抢救病人,他将行李托付给列车员,此时已身无分文。他只得脱下外衣,在深夜的街头挥舞着寻找帮助回汕头,此时一辆大巴客车停了下来,当司机听完赵医生的讲述后深受感动,免费将赵医生载到了汕头。
赵医师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近20年来,每逢中秋、春节,赵医师都会购来大米、食用油,对所在辖区居委的200多户低保户及五保户、特困户,每户赠送大米、食用油及凉茶一份;每个月,他都会定期托人给市区4户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物资,这些困难群众,都与赵之东素昧平生。
后继有人 “老字号”再发光
老字号是什么?是几代人关于一座城市共同的记忆和情感,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是散发着浓郁历史气息的名字。
保宁堂药行老字号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后,许多信物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能够留下的,是老一辈艰苦创业、诚信济世的精神,是仁义为怀的中华文化、悬壶济世的医者情怀、善行天下的慈善精神。值得庆幸的是,这家民国初年创立的老字号国医馆,后继有人,如今在第三、第四代传人的不懈努力下,得以传承创新,重现当年盛景,并更加发扬光大。而“悬壶济世、乐施好善”的祖训,让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依然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摘自2016年12月24日《汕头日报》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