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痛风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年龄是逐渐年轻化,这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如何正确认识、防止痛风病就更显得更为迫切与必要。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证,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等;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痛风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痛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比例占90%以上,女性则更多于更年期后发病,常有家族遗传史,继发性则无年龄界限,多由其他疾病引发;一个人尿酸生成增多,或肾尿酸排泄的减少是痛风形成及出现痛风症状的二大形因。
中医学认为:形体丰腴之人,或有饮酒史,或日常喜进膏梁肥甘之人较易得痛风。主要病机是湿热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痰湿之人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于泄化,与血相结合而浊瘀,留滞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或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是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
西医治疗通风止痛效果好,对病人减少痛苦症状缓解疗效甚佳,但长期服用会出现耐药性及副作用;在急性发作期以消炎止痛为主,使用秋水碱类,保泰松等;在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主要使用排尿酸药物或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如别嘌呤醇,丙磺舒等。
中医治疗重在辩证施治,急性发作期是以消炎退肿为主,结合泄浊排酸;在缓解期调整脾肾功能,扶正为主排酸为辅,避免反复,防止恶化。中医治疗缓解症状慢,但疗效持久,对肾功能恢复较好。
无论何种痛风,注意饮食是关键的一环。不节制饮食,光靠药物治疗是徒劳无功的。一是节制饮食,防止过胖,降低体重,常可使高尿酸症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避免进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浓肉汤,浓鱼汤,海鲜类,对糙米,粗面粉,麦片,豆类及其制品应限制进食。三是严格戒酒,酒类,尤其是啤酒,以及浓茶,咖啡等应限制。四是不宜食用辛辣、煎炸、熏烤及香燥食物,尽量少食高脂肪及易生湿生热食物。五是宜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量,如新鲜蔬菜、水果、矿泉水、苏打饼干等。六是多饮水(每日3000ml以上),使24小时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保证尿酸的排泄。
治疗与饮食应同等重视,否则,光服药不注意饮食,要治好痛风难!.
时珍药行 孙见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