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煎中药较费事,一般发生咳嗽都会选择中成药治疗,能选准药对治咳嗽非常关键,“诸病易治,咳嗽难医”。所以选药时一定要知道自身是什么症状的咳嗽,才能对症下药。
咳嗽四时均可发生,以春秋为多。风寒暑湿燥火均能致咳,《内经》曰:“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非独肺也”。脏腑功能失调都可致咳。咳嗽首先应分清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不论外感、内伤均系肺(包括呼吸系统)受病,肺气上逆所致。“咳证虽多,无非肺也”。咳嗽虽为小疾,若不及时,用药欠当,往往缠绵不去,痛苦之状,实难言表;发展下去,可为喘证,可为肺炎,变证百生,切勿忽视。
治外感咳嗽以宣肺袪邪为主,因气候突变,冷热无常,外邪内侵,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壅遏,清肃无常而致咳嗽。治外感咳嗽要分清风寒、风热,然后用宣肺袪邪止咳法治疗,使邪有出路,肺气顺畅,痰出咳止。外感咳嗽初起勿用镇咳、收敛、润肺等方法,也不能滥用抗生素,这样止咳,虽一时证轻,但终不愈,使邪无出路变生他证,咳嗽更难治。
一、治风寒咳嗽的中成药 通宣理肺丸(片):散风解表,宣肺止咳;参苏理肺丸(片):益气解表,理气化痰,适于气虚的风寒咳嗽;复方半夏片:散寒降气,化痰止咳,适合痰较多的;风寒咳嗽颗粒(片):祛痰散风,止咳理气。
二、治风热咳嗽的中成药 桑菊感冒片:疏风散热,宣肺止咳,适应风热外感咳嗽轻症;银翘解毒丸(片):清热解表,散风止咳,适应风热外感咳嗽中度证状;羚羊清肺片(丸):外感风热,咳嗽痰黄,咽痛鼻衄,宣肺止咳,适应风热较重的症状;伤风止咳糖浆:解表散热,清肺止咳,小儿服用较方便。
三、寒热不明显及里热外寒的咳嗽 麻杏石甘止咳片:适应里有热,外有风寒的咳嗽及喘;止咳片:润肺祛痰,止咳定喘,以咳嗽为主,寒热不明显的可选用;气管炎片: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合慢性咳嗽及外感后期咳嗽;桔红丸:止咳降痰,化湿清肺;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润肺定喘。
四、介绍止咳名方《止嗽散》。清代名医程钟龄的《止咳散》由炒桔梗2、荆芥2、炙紫菀2、蒸百部2、炙白前2、炙甘草0.8、陈皮1的比例组成,七味研细末,每次用9克,开水冲服,日三次。本方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既能宣肺祛痰,又不发散过当,是治外感咳嗽,咯痰不爽平剂,对外感引起的咳嗽,不论新久,都可加减使用。如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发热恶寒可加苏叶,防风;如暑热伤肺或里热口渴,心烦尿赤,可加栀子、黄芩、花粉;如胃肠有湿热,舌苔厚,痰多,可加郁金、茯苓、车前子等。服时忌生冷、海鲜,阴虚劳嗽不宜。(待续)
时珍药行 孙见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