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煎煮方法 科学的煎煮方法既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煎出来以增强药效,又能避免和减弱不良反应。
① 先煎:先煮沸30分钟以上,再下其他药物。对有毒药物应至少煎30分钟以上,使用剂量大时,需先煎60-120分钟,如川乌、附子、细辛等;对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之药物,如矿石、介壳类,动物的骨、角类如寒如石,石膏、牡蛎、龙骨、石决明、水牛角、羚羊角等;对有效成分难溶于水者,如天竹黄、藏青果、火麻仁,亦应先煎30分钟。
②后煎:在其他药物煮沸约10-15分钟后下入。含挥发油的药物及有效成分容易破坏的二类药物。如木香、丁香、薄荷、青蒿、豆蔻等,又如钩藤、鱼腥草、银花、大黄、桅子。
③包煎:主要指黏性强、小粒状、粉末状及带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入煎,以防沉于锅底而至药物焦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使药过于混浊难以服用。如滑石粉、蒲黄、苏子、车前子、海金沙、五灵脂、蚕沙、旋覆花、夏枯草等。
④烊化:是指动物胶类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避免入煎黏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并用煎好的药汤冲服。如阿胶、龟胶;益母草膏;另如易溶的芒硝、元明粉;还有糖类如饴糖、蜜等均不入煎。
⑤另煎:又称另炖,是指较贵重的药材,为了更好煎出有效成分,应单味煎煮,然后与其他药汤混匀服下。如人参、红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
⑥泡服: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用开水或药汤趁热冲泡,减少挥发,半小时即可服用。如西红花、胖大海、泻叶、肉桂等。
⑦冲服:某些用开水或药汤冲服。如珍珠粉、熊胆、牛黄等;有些药物高温下易发生化学作用,如朱砂加热会产生汞对人有毒,切不可入煎剂。
⑧服药方法:一般中药每日二次,分早、晚各服1次。解毒退热药即煎好即服,以免病邪加重;镇静安眠药宜睡前1-2小时服用;补益药、止泻药在饭前服;若病情需要大剂量用药时,则1日之量可多次(4-6次)服用;有刺激性药剂,切勿空腹服下。治疗上部的药一般饭后服;治疗下部药一般在饭前服;呕吐病人多应少量试服,或先用生姜一片口含十分钟后才开始服药;小儿服药应“少量多次”的原则,切忌一边哭闹一边服药,别使药汤入肺,引起其他证状。小儿服药汤不能一匙药,一匙水,一是冲淡药物,二是易引起呕吐。(二)
时珍药行 孙见基
|